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这句话,有很多种解读,我倾向的是,讲的是人内在精神方面的:三十确立了个人基础的观念和意志;四十个人的观念完全成型,不再做细微调整不再怀疑自己。
这一年所经历,所作出的改变挺大的。尤其是在意识的觉醒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重塑。
依靠社会阅历的累积与逻辑推理,把应试教育和宣传洗脑硬塞进脑袋中的屎,一点点的都给抖了出去。屎臭味仍然还在,现在有意识的去祛除它。试问谁能未觉醒 听真那自由在奏鸣

我的戊戌年

为什么要用“戊戌年”

为什么要起名叫《我的戊戌年》呢?最大的因素,是受杨世光影响,他经常提及丁年庚月
戊戌和庚子这两个干支,中国人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戊戌变法庚子赔款。回顾历史上的戊戌年和庚子年(原因很牵强,毕竟不是严肃的文章):

  • 1778年-1780年(美国独立战争,乾隆中期)
  • 1838年-1840年(贸易顺差扩大,鸦片战争)
  • 1898年-1900年(世纪之交,戊戌变法,义和拳,八国联军)
  • 1958年-1960年(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

从上面这些事件,都可以看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子。依据这些没有任何道理和逻辑的推测,2020庚子年一定会有大事件发生(2018已经发生了重大事件)。当然,我这也不是完全的瞎猜。也还是有理论依据的,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维基

康波周期
康波周期是世界经济运动中最长的周期,全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一个循环60年(恰好一个甲子),分为回升、繁荣、衰退、萧条。

前五次康波周期
由上面的康波周期联想到,有关犹太人圣经里面的上帝经济学

  • 安息年:每7年是安息年,安息年时土地的休息年以及个人债务豁免年。
  • 禧年:每7哥安息年后的首年,就是第50年禧年。犹太人因贫穷卖出去的土地无条件收回;个人卖为奴隶者无条件获自由身。

这些所有的周期循坏,好像都是真实存在的。所有一切都是预先计算好的一样,宿命论的味道越来越浓。不过当前的所有经济运行指标,也都指示出危机的来临,怎么去《穿越债务危机》,唯有一战。越扯越远了。。。

戊戌年回顾

生活方面

去年年底的时候,终于确定了股骨头坏死,今年年初,火急火燎的去做了减压植骨手术。手术结果,以目前的状况来说,是失败的,并且手术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个月初复查,X片出来后,医生建议,最好就是姑息疗法,一个字“托”,等待置换人工关节。当时,我的内心是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不像去年年底的时候,心情一下子跌到谷底,现在反而是一种释然。终于确定了,波函数终于坍缩了。
如果一年前做决定的时候,不那么心急的话,多听听不同医生的建议,就不会浪费金钱和时间,还要承受不必要的伤痛。我现在找的理由是:骨折以来,两年多时间里,它带给我的困扰,让我当时迅速下定决心。

这两年多以来,突然间来袭的疼痛,行动受阻,让我一度怀疑是坏死早期,但主观上又不希望是坏死。在16年底的时候,做了一次核磁共振,那个时候的检测结果,还没有异常信号,让我安心了一小段时间。但是,在后续的生活中,疼痛又突然出现,让我产生了疑惑,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原因。17年秋,我就强烈要求取钉子,之后又重拍核磁,这才火急火燎的做了这个手术。

这个腿伤可以说,我是自找的。从前年骨折那一刻起,它的最终命运就已经注定了。因为这个月份复查,朱医生给我说了,我这个坏死的地方,就是骨折的位置。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与祸,它们就像伴生矿一样总是同时出现。我今年以来的改变,都是它带给我。

安全意识的提高

个人和环境安全意识:不闯红灯,骑车走路慢行。有时候走在楼梯上,还会担心楼梯会不会掉下去;看到悬在空中的电视,担心会不会掉下来;坐电梯万一发生紧急情况,怎么办。。。。会不会是妄想症,( ╯□╰ )
互联网上面的安全意识:有意切割互联网画像,让自己精神分裂。注重隐私保护。

饮食习惯老年化

吃的越来越清淡,炒菜的时候油放的很少,盐也放的很少,不再在乎味道。
现在越来越觉得,那些调味料只是满足味觉,食物只要通过了口腔,对胃来说,是什么味道完全不重要。做的再精致,雕工再好,胃看到的就是一团一团的碎末。
我认为味觉本来就是人类进化出来的自然防御机制,比如:是腐败的味道,是有毒的味道,是痛和危险的感觉,而才是优质食物的味道。这也体现在,小朋友都喜欢甜食,而不喜欢酸苦辣咸。

另一方面,还由于之前检查出来,轻微的脂肪肝。目前也要控制量营养均衡

  • 量的方向上面:晚上只吃半小碗米饭。淀粉类的食物只需要满足能量所需,根据运动量动态调整。
  • 均衡搭配上面:一个荤菜一定要配上一个素菜。猪瘟流行时候,吃鸡肉;禽流感流行时候,吃牛肉;实在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也一定要想办法补充一些动物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必不可少,知道每种食物的营养成分是不可能的;用最简单办法:不挑食,常见的食物一个月内都要吃一遍。
  • 烹饪方面:高温灭活,基本上所有的寄生虫寄生卵和绝大多数的致病菌,在100℃高温下半分钟内都会失去活性。长时间的高温,又会破坏营养物质。蔬菜大部分都可以生吃,一般爆炒二三十秒就好;而肉类则一定要煮熟。
  • 食材方面:中国内地本身就存在,环境和食品问题(癌症村不仅仅出现在偏远山区),还存在官方定义跟国际定义差别(如:三文鱼虹鳟鱼之争)。只能尽量选择自己了解的,见的着的食材了。关于食材方面有一种说法,中国四大菜系川菜之所名列其中,是因为它对食材要求不高,通过强烈刺激性的口味,来掩盖住食材本身的问题,在食物匮乏的时代就很有价值;而粤菜则对食材新鲜程度要求很高,也只会出现在广东沿海。

完全禁烟禁酒

从今年第一天起,至今再也没有喝过一滴酒,哪怕是包含酒精的饮料。《柳叶刀》:不论喝什么酒,红酒白酒啤酒,不管喝再少的酒,对身体都是有害的。还记得年底的时候,酸碱体质理论被报道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业骗局。饮酒有益论其实是场商业骗局。
烟也完全不抽了,真正的戒掉了。其间好奇心萌发,偷偷抽过半支烟,因为不习惯了,太呛了也就扔了。不过反而统计学证明:吸烟可以有效缓解抑郁,而抑郁症死亡率远高于呼吸系统疾病。既然好不容易戒了,就不在考虑复吸了。
酸碱体制骗局

其他生活小习惯

由于活动半径的限制,同时也导致了,很多习惯的改变。我感觉好像自己改变的挺多的,但是仔细想想,想要列出来的时候,突然发现就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 由早上不一定吃早餐,改为早上一定要吃早餐。
  • 由只早上刷牙,改为早晚一定要刷牙。
  • 由经常在外面吃饭,改为经常自己做饭吃。
  • 由偶尔运动,改为每天早晚运动。目前只做上半身的运动。(不满一个月)
  • 不吃宵夜,尽量不吃零食和碳酸饮料。体重保持65kg👍。

技术方面

毕竟是吃这碗饭的。今年以来,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学习,新的探索,新的尝试。

Linux

去年2017年初的时候,搭建了ss服务器《记一次搭建SS服务器,完整的过程》。那时候也只是为了满足翻墙的需求,没有系统的学习linux,照搬网上的办法和命令,并不知道这些命令的具体含义。
去年秋天时候,我就在断断续续看《鸟哥的私房菜》,时间很碎很零乱,导致我也只看了前两章。今年初,开始了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大概用了两个礼拜左右,就读完了这本书。写了自动化安装配置 VPS 的 shell 脚本,现在感觉还是不太满意,计划用python重写一遍。自此,shell 算是有点熟悉了。

  • 期间还有搭建过 nginx 服务,用来破解某个软件用的。
  • 过年两会期间,因为 ss 服务不稳定,疑似被定向爆破了。为了突破封锁,又升级了加密更加激进的 go-shadowsocks2 ,发现效果还是不太明显,并且客户端也不友好。最终转向 v2ray ,可能是由于比较小众没有ss影响力大,也可能是她的vmess协议为此而生。总体来讲很稳定,客户端也很友好《由shadowsocks转为v2ray的体验》。最近有点小隐忧,偶尔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
  • 依据网上查询的资料和方法,加固了一些我的vps安全配置《在公网上的Linux,我的一些配置分享》
  • 还搭建过 git 服务器,当时是为了做一个私人的小软件。

自此,我可以比较自信的来说,我现在对命令行没有恐惧了。有些时候,比较喜欢命令行模式,因为很轻巧灵活。现在看到还在用 windows系统 做服务器,会很反感。
不过缺点还是,知道的命令太少。要使用起来,要不停的网上查找具体的用法,示例来参考。

Python

自从前年2016年,学完Python的入门教材后,这个脚本语言一直没有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使用起来。导致虽然会,但是实践很少。
从今年开始,越来越喜欢用 python 来做很多重复性的事情。比如:批量缩放图片,批量下载网页,批量修改密码等等。
使用的越多越依赖就越懒。从今年以来,有意识的集中管理这些脚本,方便以后使用。相同的功能,虽然网上一堆代码。但是,毕竟自己写的代码,还是自己最熟悉,改起来也得心应手。

目前, python 最大工作量的计划,就是把自动初始化 vps 的脚本语言,由 shell 改为 python 。毕竟 awk 正则表达式,用起来还是问题多多。

其他方面

  • C# 以前大多做的是 b/s 方面;今年则主要以桌面端为主;事件,代理,继承等等一些基础知识应用,其他的话就是 Linq 相关使用较多了。
  • 寻找各种各样的插件,新工具,小技巧。提高开发效率,节省时间(偷懒)。秉持一种原则:机器能解决的事情,人就不要参与;鼠标能解决的事情,就不要用键盘。
  • 查找问题的方式多元:搜索引擎(最最常用),社区提问,提交issue(英语依然很烂,幸好有谷歌翻译)。不再局限于中文,也不再使用垃圾百度(日常黑)。
  • 不在意语言之争工具之争。什么好用就用什么,管它是什么牛鬼蛇神。

观念方面

其实观念的改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历史过往的点点滴滴的积累,所以也不能完全归功于今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逻辑

《[转]逻辑谬误列表(序言)》,可能是对于我个人来说,今年最大的发现。当时,我粗略的看完后,回想起以前说过的话,发现我确实存在很多的诡辩,谬误。它对我触动最大,之前产生逻辑谬误的时候,只知道自己情绪波动很大,始终不明白它为什么会产生波动。
现在我是有一点点明白了,原因是:

  1. 所受到的应试教育;
  2. 政治正确不合逻辑的宣传洗脑,被动的和主动的;
  3. 片面的历史观(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4. 现实和网络的坏境,刻意鼓励和刻意打压;

我还记得,初二的时候在政治课上(那时候,没有问题,也要想方设法找问题),提问过为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民主了怎么还能专政?当时老师回答是,人民民主对监狱犯人专政。我又反问,人民十几亿(当时官方统计12亿人),犯人才一点点也没有必要专政啊。老师当时回复,等你大学学习后就知道了。
记忆比较模糊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结果到大学后,工作后也完全忘了这回事了。直到接触逻辑谬误,我才知道这是严重的逻辑谬误,居然还写在《宪法》根本大法里。现在特意百度了一下,网上也有很多人有相同的疑问。


既然逻辑谬误都对我的固有观念,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那么正儿八经的逻辑,估计会影响得更深更远。
它可以说是人类所拥有的最最重要最最基础的工具,所有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神学的基础(不讲逻辑的宗教早就消亡了)。由结绳记事演绎出整个数学体系;由四条公理推理出欧氏几何和非欧几何;由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归纳总结出自然定律等等。逻辑是关键中的关键,严格的论证过程,不容许一丁点儿的谬误存在。
从学校毕业这么多年了,没想到我还是对数学,物理,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看到公式从来不紧张,不反感;反而想去了解每个字母的含义,他们是通过怎么样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大多数是懵逼状态)。当然现在又多了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

怒怼 - 逻辑谬误鸡汤
怒怼 - 逻辑谬误鸡汤12-03

睡不着起来刷下手机,又看到这一类的言论:咋一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经不起常识的推敲。

1.默认所有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故意忽略资金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后两者的“逼迫”不会有任何作用,积极作用。
2.把“成为骄傲”,“被淘汰”两种极端的情况,当作整个分析的对象;故意忽略,大多数人处于中间状态的情况。不符合正态分布。
3.颠倒黑白,颠倒因果关系。“你没有成为骄傲,是因为我没有打你,没有骂你,没有剥削你。”这种胡话,鬼才信。
4.艾隆·马斯克。如果在2019年3月,12亿美元债务到期前,不能够把特斯拉的股价,拉升到 359.87 美元的话。特斯拉只有破产一条路。

至于这个博主,为什么要说这一类的言语?因为这种加了“兴奋剂”的鸡汤,特别有市场。喝了一时爽,先爽再说,爽完以后就啪啪打脸。
绝大多数的现实是: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的企业,老板才整天逼迫下属找客户,完成老板的目标。最终大家一起GG。
谬误鸡汤 截屏 图片

经济学常识

经济学常识,他对我的固有观念的冲击,影响第二大,第一大当然就是逻辑谬误喽。从最初的了解接触算起,应该有四五年了吧。计划再认真总结一篇,把这些年了解到的一点点浅薄的知识,做个小小的总结。
今年这里想说的是,我开始从理论知识层面了解,不再是别人的第N次加工,强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感谢杨世光金钱爆节目。这里就简单罗列:

  • 供求关系供过于求,价格上涨;供不应求,价格下跌。铁律中的铁律。所有的价格,都是基于这个简单的道理,再也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
  • 价值与价格。价值是内在属性,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特别说一下这都没用什么用,(学,看,用,要)它干嘛有用论就是拿价格,来代替价值。
  • 幸存者偏差,也是一种逻辑谬误。简单地说,你所接收到的信息和结果,可能是经过过滤的。可能是自然规律造成的,也可能是人为的。感觉一切都岁月静好,只是反对的声音被噤声。
  • 自然法基于人类的自然理性而产生。制定法或成文法要以自然法为依据。我的简单理解,普世价值。
  • 三元悖论。简单理解,三种情况ABC,满足AB,就会失去C;满足BC,就会失去A。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 边际效应递减。这个最好理解,吃第一个面包最香,第二个面包次之,第三个就没有感觉了。
  • 艾尔斯伯格悖论:人们对不确定风险的厌恶程度,要强于对确定性风险的厌恶程度。可以扩展到,在获得的时候偏好风险,在损失的时候厌恶风险。

其他的还有:杜邦分析法、养老金体系、资产负债表、人行资产组成、货币流通、内卷化(involution)、主观期望效用、内生增长理论、交易成本、全要素生产率、央行货币政策等等。虽然不是系统的学习,很碎片化,并且也都只了解到了皮毛。但是对我来说,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度有种想法去读个研究生,系统学习一下。

这些新的思维方式,影响到了我对家庭婚姻(盖瑞·贝克家庭经济学),历史,社会阶级,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看法。渐渐觉得市场资本主义,才是符合人性。
市场一定会把财富,从效率低下的人手里转移到效率高的人手里。比如:大多数拆迁户,暴发户,他们就不应该拥有那么多财富,市场会通过各种手段(通货膨胀,P2P,金融诈骗等等)把它转移出来。智商税清洗中下层,房产税清洗中上层。


对了,托世光的福,第一次买股票。在上证2449的第二个工作日满仓杀入。最初的期望是翻一番,但是到12月份,发现趋势不对,就逐步开始减仓,上20号的时候,就清仓出来,小赚15%左右,跟最高比少了10个点,还是不能贪。
政经不分家,我认为关键应该是顺势而为(趋势占五六十,运气占二三十,其他再占二三十),不要太在意个股情况,要看整体的环境和趋势。尤其是现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市场力量强大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改变市场的趋势,最多只能做回调。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们无法改变趋势走向,身材大趋势之中,尽可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園丁無法改變春夏秋冬,只能在春夏秋冬之間,讓花朵長得好看一點;醫生也無法改變生老病死;只是讓人在生老病死之間,活得快樂一點,活得好看一點。—-柯文哲

基金是2016年开始买进,小白阶段完全无脑瞎买。没想到恰逢泡沫膨胀阶段,还有一点小收益。今年二月份年前时候,清仓90%,转而到债券定存。没想到居然,让我蒙对了贸易战。。。在2449那天,又拿出一部分资金放到基金里面,也算是分散风险,结果,吃掉了过去两年的收益,总收益为零,白忙活一场。我预估明年一月份可能会有一波回调,那个时候再清空吧。
本想简单写一下,没想到还是写了这么多。。。尴尬。。。

其他

还有很多细碎的想法啊,观点啊。这一类的,也就简单的列举一下吧:

  • 从始至终,我都是反对任何形式任何理由的互联网封锁。连自干五时期的我,都怀有一种观点,“不应该封锁网络,应该开放互联网,让我们出去辩论,让我去纠正他们。”
  • 好的媒体应该是客观中立。只需要告我完整的事实就可以了,最好没有观点和立场,更不应该出现煽动性的词汇。我认为,只要是有自主意识的人(一般六七岁已经有自主意识了),就应该自己去判断是非黑白。但是你只告诉我对与错,不告诉我这个结论的推导过程不准报道的内容是新闻,允许报道的内容是宣传。
  •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包容过,不一样。不寻常的你,总会被好奇的眼光注视,关心的言语攻击。
  • 我还是以前的观点,不能只听一个声音。英国脱欧,削弱英国也同时削弱了欧盟。一个完整的中国有更大的影响力,但保持的方式太糟糕。现在越来越喜欢”中性偏左“的声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先定性,再定量,再定向。
  • 出清机制,垃圾87乐色就应该被淘汰掉。它只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 成功的经验是运气,只有经过高度抽象严格的逻辑推理数学证明,上升为理论,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我是理论派,不信经验学科–中医。
  • 对信息的敏感度和解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数字越多,文字越少,专业名词越复杂,事情越大。专业人士最先解读,中层阶级反应稍慢,底层被动接受。等到保洁阿姨,门卫小哥他们都知道的时候,就是反向操作的时候。
  • Fearful when others are greedy and greedy when others are fearful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当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
苑举正老师的讲话
经验法则的误判:你的成功經驗可能就是你的失敗原因!长期的成功,变成认知的探索,探索变成发现,发现变成控制,控制变成操作。
最大的风险是认知的失误。
人性非善非恶,人性是很归纳的。有句老话:醉过方知酒浓,爱后方知情重。事非经过不知难,书到用时方恨少。
不管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大转折;无论怎么跟你讲,你都不会相信。
当遇到情况,整个反转的时候。就像是突然等开了以后,什么都看得一清二楚。 退潮以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很多事情,想不到的就会发生。

日语学习

从八月份至今,一直在学习日语中。目前直接经济支出:书本107元,两小时家教120元(家教水平差,时间,授课方式局限性太强了)。幸好有互联网,网上有最好的老师,最优质的视频,物理条件限制小。是迄今为止,个人最便宜的教育投资。自学日语记录历程

这也算是一个自我挑战了,看看我能不能,在三十岁这个年纪学一门全新的语言。目前看起来,我还是很有信心的,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

至于为什么要去学日语?我当时考虑了几点:

  • VPS 是东京周边地区的机房,推送的油管广告也是日语居多,想知道他们再说写什么。(好的广告,任何人都能明白表达的意思)
  • 为了多一种信息编码解码方式。受Come辣钊的提醒,在内地互联网上用中文获取不到的信息,用英文就可以。各种考试必考英语,可能也是制度设计者故意给中产阶级开个口子。
  • 文化差异不会很大。日本受古代中国影响很深,尤其是文字和文化传统。而现代中国受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影响也很大,近代中国大部分名人都有留日经历,现在很多词汇都来自日本。
  • 文化吸引力。音乐(义务教育必学会一门乐器),漫画(无可否认),电影(高雅的,深刻的,低俗的,成人的),文学(川端康成,渡边淳一等),科技(极为重视教育,27位诺奖得主等)。
  • 援助中国的事情,媒体刻意回避。如果不是长春长生假疫苗事件,我也不会知道日本无偿援助中国疫苗到2008年,我小时候打的疫苗是日本无偿援助的。据日本放送协会(NHK)23日报导,日本政府决定今年结束对中国长达40年的官方开发援助(ODA)。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的脸都红了。想到参加的09年反日大游行,被人家当枪使,以怨报德,无耻之极。如果小粉红问我,这是我们放弃的战争赔款,理所应当的。那么我只想反问一个问题,到现在为止,大陆的所有假疫苗毒疫苗事件,**刨根究底,问题出在哪里?**还有国内的顶尖大学,最好的医院,有哪些是帝国主义建立的,有哪些是腐朽晚清建立的,有哪些是国民党反动派建立的。
  • 经济的复苏。从各种财经的咨询里面了解到,日本经济开始复苏了。这失去的二十年并不是真的失去,而是拂去泡沫后,沉淀下来的硬实力。我赌未来日本会经济起飞。

网络搬家

直接原因,我的个人图片被删,我的技术文章被删,2018年以前都是合法合规的。还有很多是不公开的图片,资料被删。
间接原因,管制越来越严,大开历史倒车。最上层根本大法取消任期限制,中层数千大V被封杀(袁腾飞和陈一发之类的),下层因言获罪的网友越来越多,文革意味越来越浓。

针对直接原因,打个比方:你租个房子,房东隔三岔五来你家里面,翻东翻西,翻东西,把他自认为不合规的东西扔掉:

  1. 规则不明确,朝令夕改分分钟的事情;比如有关部门相关法律这样的万能用语
  2. 高兴时候通知一声,不高兴就不通知;以前发不出去消息时候,还会有个叹号反馈;现在直接不做任何提示;
  3. 你的东西不是你的,所有权归他们;流氓的事情还少吗。百度这个流氓企业,相同的问题,被骂了多少次,被点名了多少次;有真诚的道歉吗?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吗?有狠狠的惩罚过吗?市场出清机制受阻,不能把这样的毒瘤清理掉,我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从今年开始,“搬家”是一点一点进行的,我记不清楚我有哪些东西了。顺便借这个机会,整理一下我的所有信息。毕竟也算是,二十年的老网虫了,互联网有我很多的痕迹。不过,有些网站关停了,有些企业倒闭了,有些早就清理掉了,还有些都不记得账号密码了。
太久远的信息,早就已经淹没在互联网的信息洪流中了。我也只能尽可能,收集整理一下。我能够找得到的,最早的一条文字信息,就是2006年的qq心情说说了,这个板块已经消失了。
因为这些都是过往的历史,也没有必要再去挖坟了。现在只是为了把有价值有意义的,我的文字或图片重新整理备份。目前已经完成百分之七八十了,剩下的回忆起来的话,就再慢慢搬吧,当然主要还是要依靠脚本。

整理这些以往文字的时候,那时的我有很多的话想去说,想去表达。大部分都是有零碎的只言片语,整篇文章去表达的很少。现在的我,去回看以前的说的话,大多数还是会心一笑,偶尔还是有,看起来很幼稚的不合时宜。

杂项

知识获取

书籍阅读:

  • 《摆渡人》:ex买的书,硬着头皮,昏昏沉沉的看完了,我不喜欢这本畅销书;
  • 《一本书读完世界之最》:一天就看完了,好奇心趋势,休闲阅读,存粹增加知识量。
  • 《数学之美》:四年前就购入的书,直到今年才认真的看完;有空的话再看一遍;
  • 《软件需求最佳实践:SERU过程框架原理与应用》: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读完了,帮助还是有的;目前只在意识层面,有SERU的理念了;实践还没有。
  • 《O’Reilly:深入理解LINUX内核》:没看完,确实太难理解了;好多的术语都不懂,函数含义都不懂;硬着头皮看完了两章,回顾的时候,什么印象都没有,也就暂时搁置了。内核2.6版本的书,现在都内核4.x版本。同时也担心会不会少了很多现在实用的内容。
  • 《鸟哥的私房菜》:也是唯一的电子书,很有帮助,看linux实践就知道了。

视频阅读:

在我的理解里面,这个也应该算是一种阅读方式。看视频是被动的,优点省时省力,适合非专业性的知识获取,娱乐休闲为主,缺点容易分神;书籍阅读是主动的,优点理解透彻,不易遗漏,适合专业性高 逻辑性强的知识学习,缺点耗时耗力。

我以前喜欢内地网站的,公知的脱口秀,现在转战到油管,不同国家的华语视频分享(幸好,中文的使用人数也很多):

  • 宋鸿兵《鸿观》,可惜17年就停播了,也就没有关注了;刚刚看了下,11月份又重新开播了,需要vip才行。停播可能跟经济环境下行相关,昧着良心说假话还是困难的。不再关注
  • 《吴晓波频道》,好好的当前形势不说,非要去讲什么人物屎《十年二十人》什么的。我估计也是官方不准说,经济下行周期,不揭伤疤就不错了。不再关注
  • 罗振宇《罗辑思维》,挂羊头卖狗肉,硬塞逻辑。早就不看了,我最近才发现,它早就停播了,商人就是商人,利益为先。不再关注
  • 马未都《嘟嘟》,感觉说的东西越来越不痛不痒,可能跟舆论大环境相关;上个月抽空把之前的二三十期给补上;最后一期也止步在20180815;在锵锵三人行的时候,就喜欢听他们的讲话。接地气,真实。
  • 《晓松奇谈》《晓说》,可能是我认为仅存的高质量视频内容。可惜涉及到不可回避的内容的时候,尤其是最近一两年,说话遮遮掩掩,你懂的你懂的,形势所迫可以理解,但我就是越来越不喜欢了。一点都不接地气,不贴近现实。选择性关注

以上的都是我以前喜欢看,喜欢听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谷阿莫啊,飞碟说啊,纯黑啊,女神有药啊等等,优酷关注了四五十个,存粹娱乐消遣。他们中大多数都不更新了,只有三四个依旧很火,还在更新。
刚刚想列举几个频道的时候,突然忘记 youku 的账号密码了,尴尬。登陆后,发现我还有1,368视频播放数,但看到0视频数,一脸懵逼黑人问号,发生了什么?视频收藏的80个里面,好些都变成【该视频已被屏蔽】,谁TMD喜欢伟光正,老子就喜欢俗。突然想起来,今年开始宣传部门要求,恶搞的视频,反讽的段子全部都被咔咔咔掉。《10年过去了,雷电法王杨永信还在,不仅在电击孩子,业务还更大了》。雷电法王,有这么厉害的背景?

然后,在这里就列举一下,现在喜欢频道把:

  • 金钱爆,Come辣刊,子弘闲谈,sun riches等这一类的财经类的咨询和分析类;
  • 万维TV,BackChina TV,这一类专门机构制作的,还有个人的stone记,作为新闻咨询类;
  • 文昭,瑞眼看世界,王柏达观点,这一类的逻辑清晰,偏理性中立的;
  • 李永乐,艾弥儿,3Blue1Brown等知识类;
  • 当然还有杂项类,老司机Misa,郝给力,Semenix Gaming等等。

还有太多没有列举,我也在不断的调整改变中:有价值的,有帮助的就持续关注;价值不大,慢慢不喜欢的取消关注。不代表他们做的不好,只是不再适合我了。

三俗之路

三俗:庸俗、低俗、媚俗;马未都提出的审美四个层次:艳俗,含蓄,矫情,病态。腿伤限制了我的行动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明显的感觉到体能的下降,性欲也降低不少。但是不影响我的最低层次的审美,庸俗之路:

  • 云南山歌教,毛家超,俗俗俗,俗不可耐。可我就是喜欢,无法自拔。这才TM是原生态,正儿八经的山歌。
  • showry 这个疯婆子。一直没搞明白她想表达什么,重点是人美波大。可惜没再出新视频了。苍井空早就是过去式了,最近结婚了也顺便祝福一下她。桜空もも。
  • 年初有段时间特喜欢刷抖音,快手。常常都是刷到半夜,好景不长,也迎来了净网行动。果然卸载。
  • 汤不热,12月份开始祛除成人内容。幸好我还有电报。
  • xiao77(2005年接触) 论坛这类的不咋个喜欢逛,体验不好,浪费时间。
  • 相对于动态的视频,我更喜欢静态的图片。因为图片可以修的很好看,但在视频里面就露出真容。发现个规律,摄影师大多都喜欢在光线特别强的环境拍摄。

EX

年初的时候,和前任因为买房问题,闹崩了。我一直坚持不买,关键是穷,另外真觉得时机太不好。房屋品质又差,房价又贵。用买黄金的钱买豆腐,血汗钱让政府和投机客赚走。她要坚持要买,坚持自己独立去买。既然我阻止不了,那也只能,和我没有关系了。现在也不知道,她做成接盘侠了没有。
2018年间房地产行业的问题频频暴露,不是施工问题,就是债务问题,恒小,必穷园的垃圾债,到了利息再高,都没有人要的地步。政府和央行一直在发政策(停止PSL,成屋销售制度,棚改专项债),放出信号,给时间赶紧跑,可有些人还是要硬着头皮上(哈里森房周期模型)。到现在,大街上很普通的老百姓,好像也都感觉到形势变化了。所有的房地产价格现象,都是货币现象。
之前还听过一种观点:房地产是一种社会稳定的工具。当你贷款买了房以后,你只会希望升值,不希望产生大幅波动,更不希望社会出现动荡,甚至于还会主动帮助政府去维稳。这就是,为什么当权者想方设法,让更多的人手里有不动产。真正的无产阶级,才是社会最不稳定的因素。

不过,也正是因为,我没有透支自己的流动性,保住了未来的可能性。才会有后面的学习机会和尝试,才会有可能获得收益。在那很久之后,我冷静得分析了一下,以当时双方的状态和对自身的期许。现在这样的结果,是最好不过的了。为了政治正确,我还是要假装很悲伤一下。
可是,在关系续存期间,我的直观感受就是,麻烦和累。从那以后,压力瞬间消失了,新鲜的空气,自由的呼吸。到现在为止,我也只感受到过孤独,没有感受到寂寞。

之后那段时间,也有刻意的去了解过,两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婚姻家庭的社会意义。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差异,远远大于人类与猩猩之间的差异。语言夸张,不过也表明差异很大的观点。如果不是为了繁衍和性,同性之间更容易相处。
我现在更容易接受的是,家庭经济学里面的观点。

个人博客

我之前的博客一直依赖于其他的平台,不是敏感词,就是发文被删,各种看别人的脸色。现在也算是有点技术资本了,可以搞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博客。从内容到网页,从VPS到域名,从广告投放到流量监控,也算是经历过一遍。
不过还是懒得去管理,我还是学习冠希哥关注在内容本身就够了,形式都是花拳绣腿,所以就用 github 做个托管平台算了。我之前的博客园的那篇被删的文章《记一次搭建SS服务器,完整的过程。》《究竟什么样的技术分享文章,不会被和谐?》,还意外的给我带来了400美刀的收入,广告推广收入,嘿嘿!

从整理以前的文字来看,我还是个很话痨,很喜欢表达自己观点的人。即使以前的博客,没有几个人关注,也还是假装很认真,哈哈哈。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博客发文的频率明显增大了。我之前是定位于技术博客,现在已经把她扩展为个人博客(毕竟技术太菜了,DPS输出不够),谈天说地无所不包,顺便记录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如果可以认识很投机的朋友,那就再好不过了。

矫正牙齿

初中的时候就有想过去做矫正,到2016年也正儿八经的去咨询过,听说要拔牙7颗牙就放弃了。直到今年11月份才做矫正,先拔智齿(2017年11月份拔右边两颗,2018年10月份拔左边两颗)。然后带牙套,刚开始还是酸痛,不舒服。两个月下来了,也就慢慢地适应了,这两个月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牙齿明显的排齐很多了。另外,我的牙齿有牙周病,还有牙龈萎缩。想起以前刷牙经常出血,才知道牙齿出血就是提醒快去治疗。可惜没有引起重视。

因为矫正牙齿,我也更加注重了牙齿的健康。已经完全不能忍受,牙齿里面卡着食物。水牙线,已经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工具了;新购的牙缝刷,还没有到货,购买它的原因是受油管上面的经历分享影响。早晚刷牙的习惯,不是它造成的直接影响。
是否拥有一口好牙,在二三十年前的欧美发达国家,是最直观的判断一个人的阶级标准。定期去看牙医,需要同时有闲钱,有时间,还要有意识(跟受教育相关)。记得一个电视剧里面,侦探依据死者尸体的牙齿情况,判断死者身份。


当然,上面那些观点只适用于二三十年前的情况,现在以及完全不适用了。现在科技水平发展,工具和材料的更新,使矫正的成本越来越低。就像以前的大哥大和现在的智能手机的差别。
有时候我在想,人类是越进化越进化呢?还是越进化越退化?脑容量最进化越大,越容易难产;吃的精细,牙齿骨骼退化,消化系统退化;越注意卫生,免疫系统退化;各种机械工具使用,体能退化。
有个极端的想法:正是因为现代科技文明,让那些本应该被大自然过滤掉的基因,继续得以延续;会造成整个人类群体越来越弱。终结人类命运的东西,就是带来文明和希望的科技“基因编辑婴儿”,可能就正式的开启了人类自我毁灭之路,上帝的密码是凡夫俗子可以识别的?不过未来的事情,对我这辈子是不会有太大影响,也活不到那一天。说真的,我是真的真的很想知道,人类最终是怎么灭亡的。

己亥规划

我的直觉是,庚子年将会不同寻常,所以明年(水🐖年)定性就是过渡准备时期。预定几个小目标:

  1. 股骨头置换。把腿伤问题彻底解决,我规划是在明年下半年,根据疼痛的情况再调整。我希望,当前的状态可以维持的时间再长一些;不希望因为玩而耽误了;
  2. 7月份考日语N2级;最晚12月份过N2级;暂时不考虑N1级,慢慢积累再说;
  3. 复习数学知识,开始金融理论知识学习;
  4. 继续关注时政,财经资讯,期望10%以上的收益;
  5. 减少口头禅,控制自己不说少说,各种指示代词“这个那个,这里那里等”
  6. 每月第一个星期,重读一遍逻辑谬误;
  7. 内心认同的时候,要及时主动承认错误。为了面子,嘴巴死不承认,还会强行找借口。主动承认自己的不对,就好像被扒光了衣服一样。

目前就暂时这样规划吧,3和5 不好量化,标准暂不定。走得快不一定走得远走得远不一定走得快
另外,明年2019年也是人类世界的重大一年;国际单位制 四个基本物理单位的重新定义正式生效:千克(kg)安培(A)开尔文(K)摩尔(mol)。那么届时七个基本单位,全部采用物理公式自然界常量来定义了。了解定义的过程,懵逼懵逼懵逼,不过还是 666

尾声

本来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小小的总结,结果断断续续的写了将近一个礼拜。眼睁睁的从 3,000 字到 6,000 字再到 13,000 字。这个总结回顾的时间跨度也太长了,下次一定要控制在两天之内。
至于原因分析是,包含了最近几年的总结回顾。内容有些多,有些喧宾夺主的意味,应该单独拆分出来。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很多时候自觉地,不自觉地自我审查起来。我知道这样非常不好,但是也无能为力。一方面数十年的影响,习惯已经形成要去改变很难,另一方面处在这个环境中,想改更是难上加难。
归档的归档,丢弃的丢弃,总结的总结。

轻装前行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