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2019年中国单身人口规模已达到2.4亿,这个数字超过了俄罗斯与英国的总人口之和,其中有7700万人独居。另据估计,到2021年,第二个数字将上升到9200万。
看到上面这则新闻的时候,我也是震惊的。中国怎么会有这么多单身人群,我怎么都没有感觉呢?是幸存者偏差的原因吗?我尝试分析一下原因,结合自身情况尝试给出一些解决办法。
问题的拆分
为了尽可能全面,不遗漏,把单身这个问题做了简单的拆分。首先,把问题的原因分为两部分:一、外部环境因素;二、个人内在因素;外在因素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把它大致分为:
- 按时间来划分,分为信息革命前和信息革命后;反映为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
- 按文化来区分,分为中华文化圈和欧美文化圈;由于对欧美文化了解不多,假定对单身人群影响不大;
- 按人口聚集度,分为城市和农村;人口密度越大,机会越多;
个人内在因素较为复杂,并且具体情况差异很大,提取出可量化的共同点:
- 受教育年限。最直观体现在学历,文化素养;
- 个人资产状况。分为已有资产(车房、有价证券),预期资产(收入情况);
- 生物属性。主要是指年龄、外貌、健康状态等;
- 其他因素,性格、经历等差异太大,不易量化,不做讨论。
通过对上面拆分出来的因素分析,等到以下几点原因:选择太多、不够耐心、社会风气影响、自我认识不足、心理状态。下面就逐个来分析。
选择太多
回想二三十年前,互联网尚未普及,信息的获取渠道非常有限。整个社会处于熟人社会
阶段,个人的择偶范围也仅限于熟人
(同事、同学、熟人介绍)。可选择的对象可能只有,同村的张三或者隔壁村的小花,这个时候做出选择就很容易。
自从信息革命以后,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以后。当各种各样的交友对象,通过互联网
和大数据
推送到每个人面前的时候。选择越多,就越不容易抉择。
这个时候,就非常容易出现,到底是选择A,还是选择B,或者再看看C,就很像是苏格拉底的麦穗
这个故事。
苏格拉底的3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于是苏格拉底带领弟子们来到一片麦田,让他们每人在麦田中选摘一支最大的麦穗,要求是不能走回头路且只能摘一支。
麦穗理论实际上要解决的是一种“最优停止问题”。解决最优停止问题的37%法则:即将决策过程分为两段:第一段的37%用于确定“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第二段的63%,选择满足“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的第一个方案。
其中的37%,来自于 1/e (e为自然常数2.71828),数学给出的最优解,适用于生活中非常多的决策场景,选配偶,找工作,买房等等;
麦穗理论应用的前提条件:
- 需要准确的预估样本总数。预估
过高
容易错失所有;预估过低
大概率会选不到最优;由于人生本身就是多变的,动态的,准确预估基本不可能; - 人要绝对理性。不论前37%之中的选择多么好,多么完美,也必须放弃;
不够耐心
由选择太多
这个因素,很容易推导出,不够耐心
这个结论。这点并不是主观因素,而是人体大脑的限制。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邓巴数字
。它是指,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
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也同时被称为150定律(Rule Of 150)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你有成千上万的朋友,真正对生活起到推动作用的,只有寥寥150人。
当一个人的交际人数超过150人时,其社交行为是趋于松散的,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只认得对方的长相和名字,比如企业大老板对其数百名下属,是单方向的人际关系。
而社交圈架构则是以同心圆
的方式呈现,我们每人平均有5个最亲密的人、15个密友、45个稍远一层的好友……依次类推。内圈的人数虽少,但彼此往来互动品质较高;外圈的人数多,但互动品质也较低。
既然这些都是客观限制,那为什么还要再提“不够耐心”这一点呢?因为大部分人都是非常浅层的交流,即使后续接触逐渐增多,也会因为某个非原则性的小问题,而放弃掉对方。
万事万物都需要新陈代谢,社交圈同样也需要新城代谢。把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花在有限的人身上,才能产生真正的交情,打造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
网络社交不是社交
在加拿大分析了一项对5000人开展的社会调查后发现,朋友的数目多一倍,幸福感的增加程度与收入增长50%相同。然而,把社交网络搬到网上,更多的朋友则对幸福感毫无帮助。
网络的发达为我们建立社交圈子提供了便利,但无论使用哪种社交网络,若想真正建立起可信的、深层次的、牢不可破的圈子,还是必须定时定量地进行面对面交流
。否则,总是会有一种陌生感盘桓在圈子的上空。我认为原因可能有:
- 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在网络上更容易让人分散注意力,而面对面交流,则会有一段专属的时间和注意力。
- 网络沟通,会丢失掉很多的肢体语言,即使通过网络视频。而面对面沟通中,肢体语言占比超过一半;
- 未知和不确定性。在现实的接触中,会共同面对
未知的突发情况
,而这些会引发情绪共振
。比如,水杯倒了,救护车从旁边经过,鸟屎落在头上。
社会风气
随着各种各样的毒鸡汤,成功学,速成班的流行。由于它们极具煽动情绪的能力,会严重的影响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女拳师的两性对立
和捧杀
。
两性对立
制造“两性对立”这个话题点,是不良媒体最有力的营销手段。还记得前两年的咪蒙
吗?拥有千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唯流量是图,贩卖焦虑,制造两性对立,靠一己之力拉高了中国的离婚率。最终逃不过被封杀的命运。
虽然不良媒体可以被封杀,但是无处不在的女拳师
,才是制造两性对立的真正主角。男女平权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平权的同时也需要平等义务。但是女拳师大多数都是“中华田园女权”,一种“单边、利己”的女权主义。要求男女平等的同时,却要求男性承担主要责任,以女权为借口追求女性收益最大化。
两性之间应该是互补的,男性理性刚毅,灾难发生时,直面第一波最猛烈的冲击;女性感性柔韧,最擅长抵御持久缓慢的冲击;这种分工
应该是自然种群,发展出来最稳定抵御风险的方式。
捧杀
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
就是说有位官吏的马非常肥壮,看到的人都说这是一匹良驹,肯定跑的很快。
马的主人对这些赞誉很是得意,便让马不停地奔跑,不给它歇息,最后导致马因为过度疲劳而死。
这便是“捧杀”这个概念的出处。对于夸赞和赞美,人往往是无力抵抗的。没有人不喜欢被人夸赞,更没有人喜欢被批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被捧杀所毁的原因了。忠言逆耳,谗言顺耳
最经典的捧杀就是,对大龄未婚女青年的捧杀。马伊琍经济在一个采访中说到,“大龄女嫁不出去被剩下是因为女性太优秀,男性跟不上步伐。”这一捧又让多少大龄女青年认不清自己了,他们会以为自己就是这么小部分当中的一员。未婚且优秀的人,不仅少之又少,还是非常稀缺的;根本就不适用于广大普通基层女性。
捧杀就是一把无形的刀,它的可怕之处就在于:让被吹捧者沉醉在赞美声中无法自拔,把其捧得高高的,等到得意忘形的时候,自己无人支撑时重重的摔下来。
作家桐华曾说过:“有人可以将恶意藏在夸赞下,也有人将苦心掩在骂声中。对你好的不见得是真的好,对你坏的也不见得是真的坏。”
受教育和收入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经济越发达,单身人口占比越多、生育率越低,这是共性。
随着人的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人对自身的期望
也会越来越高,对配偶的标准
也就会越高。标准高,可选择范围就大幅缩小,同时个人意识崛起,反而更加谨慎,容易丢掉机会。
受教育程度增加,就会带来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经济越加独立,就越不会依赖他人。婚姻就不再是必要选项,单身就会成为一种常态。
在《家庭经济学》中,在二十世纪以前,婚姻家庭是降低生活成本的最好方式;反观现在,随着的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家庭带来的降低生活成本的效应,边际效益大幅递减。
自我认知不足
最近网上突然普信男
这个词火了,普通且自信,我起初认为这是一个褒义词,是鼓励大家要自信。随后在网上找到这个词的出处后,我才明白,它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与自信无关,更多的是自大,不懂得尊重他人。
大部分的普通人,都会存在的一种情况。过分高看自己,过分贬低他人。而这种病态心理,很容易得到治疗,只需要接受社会的毒打即可。当然想要接受社会毒打,必须出来,不能天天宅在家里。只是这种毒打,有时候太痛了。
很多时候,在你眼里最重要,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在其他大多数人的眼中,可能非常普通,甚至一文不值。你没有错,大众也没有错,错的可能只是方式不对,时间不对罢了。怀才不遇,遇人不淑,在每个时代都会出现。
这个时候,绝大多数的普通人
,不是与主流对抗。而是要改变自己,用大多数人接受的方式,适应主流。
心理因素
我认为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极有可能是童年经历
导致的,也有可能是成年后遭受的重大挫折
所致:
- 过分相信缘分。受小说,影视剧的影响较大;
- 不会主动争取,勇气不足。女性天然被动,可以理解;但是一些男性,就有恨铁不成钢了。宁做渣男,不做怂B,美好的事物,从来不是等来的;
- 容易得到的不珍惜;明显的假命题。得到东西的价值衡量不同,不同的期望导致难易度不同。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心理价值决定的,和是否轻易得到并无关系;
- 两性对立心态;上文有详细描述;
- 只索取不付出,或索取和付出严重不等对;一个段正常的人际关系,一定是对等的;在严重不对等的关系中,对方要么是有所求,要么就是骗子;
- 猜疑,患得患失,优柔寡断;不仅折磨自己,还折磨对方;
其他
在婚恋市场中,男性体现的是养育价值,女性体现的是生育价值。不得不承认,男性比女性更占优势。在相亲市场中,衡量男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个人资产
,而资产则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幅变化的。而女性在相亲市场中,最被人看重的则是年龄
,而年龄则只会逐渐增加,并且还受自然界生育年龄上限的限制。有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女人在婚恋市场中的价值,就像是期权
一样,只要没有进入到价内的话,时间价值会不断的流逝,直至变为零。
假设一个人有100个选择,刚开始的时候,他很难认真对待每个选项,只有当他突然意识到,所剩下的选择不多的时候,他才会认真起来,但往往这个时候,他又会非常容易陷入到急躁和焦虑中。
最好的永远是下一个,这句话本身是自我安慰,激励人心的话,放在这里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解决办法
只分原因,不给出解决办法,都是耍流氓。针对上面分析,结合自身,尝试给一些解决单身的办法:
- 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不回避自己的不足;强化优势,做到出彩;在完整的下午,排除掉所有干扰,用纸和笔尽可能多的列出自己优势和不足,直到再也写不出来为止;同时还可以列出所希望的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 积极参加线下的社交活动;目的扩展社交圈,增加脱单概率;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社交活动,若时间不允许,则改为随机搭讪两位异性;
主动出击
,遇到心仪的对象,主动“say hi”,表达意图,即使被拒;幸福从来都是主动争取到的;- 不要花大精力在网上沟通,减少微信使用,尽可能引导到
面对面沟通交流
; 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自己说话的时候,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挑漏洞找bug,容易针锋相对;不打断对方
说话。自己在他人表达的时候,容易因为自己突然冒出的想法,而打断对方;语速太快
;降低语速,吐字清晰,提高音量;目的降低对方接收信息难度;啰嗦
,没用重点;跟语速太快有关,改变出风头的心态,精简言语;谦逊
;学生时代喜欢抢答,出风头;在任何场合,控制发言的次数和频率;社交的目的不是要把对方比下去,而是交朋友;情绪控制
;自己容易一惊一乍,避免过度表达情绪,与人友善为主;培养耐心
,我的性格急躁,说话容易脱口而出;每次预估五分钟以上的交流前,需要默念一遍“友善、不打断、语速慢”;- 多余的
肢体动作太多
。在公开多人场合,自己发言的时候,身体晃动多,脸和眼神到处飘。改善方法,控制手不去抓挠;站定后,任何脚不离地,避免出现晃动;眼神容易飘的问题,暂时还没有想到好的办法;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最复杂
,也是最有魅力
的。饲养宠物,或许可以满足部分单向的情感需求,但始终无法满足社交和被尊重的需求。
在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情感经历,这些不同必定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耐心,发现共同点,保持差异性。正是这些不同差异,才会让这个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演讲稿
为了在台上讲演准备的,以口语化、简单、容易记忆为主。参考文章:一个人的社交圈可以有多大,《游戏心理学研究:关于邓巴数法则》
演讲稿内容
大家好。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普通人可以维持的社交圈人数最多是多少?今天我所介绍的,就是著名的邓巴数字。它首先是英国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于1990年代提出:大脑的认知能力限制了物种个体社交网络的规模,而人类的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为150人左右,这个数字就是邓巴数字。也同时被称为150定律(Rule Of 150)。
再把这150人按亲疏关系,以同心圆的方式呈现。最内圈5人,关系与你最为亲密;次外层10人,关系较内圈弱一些,以此类推。从中可以看出,内圈的人数虽少,但彼此往来互动品质较高;外圈的人数虽多,但互动品质也较低。
这一规律被应用在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一个项目经理最佳管理人数在15人以内;军队中的最小作战单位,在5到20人之间;一本中篇小说世界中,所有人物总数大致在 100 和 250 之间;另外,在社交软件、电子游戏中都均有所涉猎。
邓巴数字对我们生活有什么意义呢?我个人认为大致有三点:
- 一、认识到社交网络的物理上限为150人。如果你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这一生只会和150人产生实质性的联系,或许就能省了很多无用功;把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花在有限的人身上;
- 二、以同心圆的架构方式,理清自己的社交关系;人有亲疏远近之分,事有轻重缓急之别。自己要做到心里有数,让关系停留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彼此都会相处舒服;切记交浅言深;
- 三、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尘不变的,好的圈层之间也是会相互流动的。今天的至交好友,十年后也许就是普通熟人;今天的普通熟人,十年后也许变成至交好友。
最后,若你无心培养友谊,纵然认识成千上万的人也无济于事;若你有心制造羁绊,寥寥150人就足以让你活出精彩。最后,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有所收获,打造出适合自己的生活。
候补部分,一次性社交。这年头,连手机和内裤都能一次性使用,友谊当然也能一次性抛售,但你知道吗,一次性社交太多,恰好说明了你其实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朋友。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社交上。有人新加了好友,互相发了一个“你好”,就从此不再联系,几年之后下沉到微信最底部连人都找不到;有人参加了学习小组,组员们互相约定“以后一定要经常联系”,结果第二天就抛在脑后,第三天连对方的联系方式都忘记;有人认识了新的异性,想着什么时候一起见面吃个饭,结果被其他事情转移了注意力,再联系时对方已把你拉黑。
候补部分,有的人随心所欲交朋友,朋友虽多却常常忘了联系,导致真正的友谊失之交臂;有的人害怕孤独尽可能多地交朋友,融入的圈子都不适合自己,到头来没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
优秀的社交圈是“高山流水觅知音”,好的关系没有那么多的野心和欲望。正因为利益的成分变淡了,情感的成分更加醇厚,生活才会因此倍感温暖。
人这一生,遇见性,遇见爱,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见理解。
彼此牺牲
,彼此成就
和彼此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