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已遭遇严重的集体“失忆症”
现在年轻人也许知道圣诞节有个白胡子老人送礼物,却未必知道“年”是个猛兽;大家知道万圣节最受宠的是南瓜,却未必知道为什么要在春节吃饺子和年糕。
以清明为例,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说在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二字来庆贺天下太平。由于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所以踏青这个习惯从唐代开始便历代承袭成为“清明节”的风俗之一。扫墓这一习俗本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其实,清明节还有许多风俗,但已失传,例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
所以,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传统节日的内涵非常深刻,但由于国人对传统节日缺少挖掘和引导,传统节日是越过越没有内容了,中国民俗文化已遭遇严重的集体“失忆症”。专家指出,其实在节日氛围淡化的背后,还有一些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甚至民族情感深处的东西也在流失,借用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抢救民间文化的著名作家冯骥才的话说,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这是最令人可怕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何星亮认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一个民族如果在文化上没有特色,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也就不会有地位。从历史上看,中国历史上的几次盛世,既有强大的硬实力,也有影响深远的传统文化。大多数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保守和延续自己的传统文化,比如日本、韩国,我国如果不采取措施保护,中华文化将会逐步衰落,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
另外,传统文化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十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由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带动的旅游业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尤其是传统节日,更能吸引海外游客,甚至成为某些国家主要的财政收入。所以,从保护传统节日入手,来提升和强化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已刻不容缓。
其实在节日氛围淡化的背后,还有一些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甚至民族情感深处的东西也在流失,借用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抢救民间文化的著名作家冯骥才的话说,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这是最令人可怕的!
“放假只是一种形式”,一网友认为,传统节日就算成为法定假日,也有可能淹没在众多的休息日中,该淡忘的还是照样会淡忘,这和保护是没有关系的;另外,传统节日以情为主,放假虽然可以让大家过好这个日子,但和保护是两码事;再者,对于那些身在外地而又忙碌的现代人来说,短暂的假期不足以让他们赶回家和家人共享天伦,更多的时间还是社会人,再规定放假看起来似乎也难以达到保护传统的目的。因此,将传统文化的保护归结到一两天假日上显得有失草率和简单,甚至还会显得有点流于形式。
一到:一谈及传统节日,“保卫”、“振兴”、“申遗”的呼声都会响起,人们脱口而出更多的就是“放假”或者“立法”。虽然,民意主流思想应当受到重视,但是,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并非仅仅通过简单的放假或立法;一味粗暴地归咎于年轻一代贪新鲜附庸风雅地过个情人节,也恐怕失之于简单,而仅仅依靠放假或立法措施来保护传统节日,这道防线真的能抵抗洋节和现代文化的强烈撞击吗?也许最后带来的是更多的尴尬。
或许,多宣传一些传统的习俗,让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无时不感受到传统的氛围,这比放假更有意义。这假怎么放,放假后怎么办?放假时间由谁来填“内容”?应是政府着力思考的问题。
专家认为,人是传承文化的主要载体,得到现代人的认同感是关键。因此,放假过节,还需要各级政府做好具体引导工作,让百姓能有更多的参与机会。
2006年,中宣部发布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见》,要求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心组织好重要节庆活动,特别要组织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节庆活动。这就是从政府角度一种十分重要的十分有效的举动。
要发扬民族的传统文化,要使如今的国人不忘本,法律在这里发挥了用武之地,以国家法规的形式,让人民尽情地欢度传统节日,这是法律对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的最佳范例,但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只凭热情是不够的,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需要科学的操作原则和深入的理论思考。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